做红酒行业赚钱吗?
有人赚钱,有人亏钱。看你选择什么样的模式去做。不过,这两年人红酒确实是经常性的出现在饭桌上,平时送礼也会买,这说明消费群体是有的。但是像传统的烟酒店那样,等着顾客上门买酒是行不通的,这样赚钱也难。
做红酒行业真的赚钱吗? 做法国红酒生意赚不赚钱
收藏是点赞的几十倍啊各位亲,还要记得点赞呀手动哭笑
2019年11月14日更新:
我觉得衡量一个人是否适合做商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看得到商机在哪里,原答案里,有分析开红酒店的费用和利润情况的数据,尽然引发了很多知友的担忧觉得这行没钱赚。但是也有部分知友和我私聊,提到确实之前自己的遭遇就是开店费用太大,所以现在没开,但是依然卖酒,反而轻松赚钱。
做生意,无非就是开源节流。
所谓开源,就是提高销售额销售量,或者提高客单价、提高毛利率,提高客户量。
所谓节流,节省费用,能不能4个店员变成1个?能不能一个也不要?能不能装修省一半?能不能推广省一半?能不能干脆店都别开了,去租个3000块的办公室还不用装修了。卖酒又不是靠街上的自来客,还不是靠你的人脉靠你的销售。所以如果58万的费用变成了28万,那不就是销售量不变也多赚30万么?
——————–以下为原答案——————————————-
先亮明身份,我是进口商。是否暴利,你得看跟什么行业比了,也得看跟那个行业的哪一层渠道比了。
因为进口商是最了解这个行业各层级利润的,国外酒庄大部分不参与国内市场行为,基本上由进口商在国内运作自己代理的进口红酒品牌。
国内的渠道层级过去是:
国外酒庄或出口商—国内进口商—省级代理商或叫经销商—市县级经销商—零售终端—消费者
渠道扁平化是各行业的一种趋势,所以现在是:
a、国外酒庄或出口商—国内进口商—市县级代理商或经销商——(零售终端)———消费者
b、国外酒庄或出口商—国内进口商—零售终端—消费者
在这里我要要解释一下,经销商和零售终端,因为这个层级没有那么明确了,市代理商(或经销商确实都差不多各种说法而已)很多直接就是开个红酒专卖店,现在都在直接做给最后一环的消费者或者单位客户,但是同时有机会也会供货给零售终端比如烟酒店、便利店等等。但是现在很多烟酒零售店也直接会跟进口商拿货。
那么问题很明显,商品流通的成本是层级是越多成本越高,还是越少越高?减少销售环节,是让商品降低价格的最有效办法,但是,减到一定环节,会达到极限,就目前的行业而言,你要相信什么酒庄直供就天真了,那样只会成本更高效率更低。你要是正好处于沿海地区比如广州、深圳、上海、厦门之类的,作为消费者,正好有个朋友是进口商,那你确实减少了销售环节,虽然你拿的价格比不上经销商跟进口商那样大批量几百箱的价格,但是你也会远低于市场零售价。但是如果你在内地,大概率是按照我上面罗列的层级逐级增加成本和利润的。生意的本质是成本和利润,没有哪一层的商家是不加价的,在保障自身利润的同时,还得承担房租装修水电、人员工资、配送服务等等的成本。
可能很多人会说,那为什么开店的人不直接自己去进口,或者进口商为什么不直接卖零售呢?这样消费者买到的酒不就没那么高价暴利了吗?有这样的想法的人很多,可能也有少部分人能活下来,但是放眼整个市场而言,这不是一个理性的或者符合当下市场规律的选择。国外直接进口,40尺集装箱3000箱也就是1.8万瓶酒,法国通常一个柜里一两款不同的产品,智利可以多一点。按照一个店动不动几十款酒来计算,其实没有七位数以上的资金,是很难启动的,即使是在年薪百万起步学历985遍地的知乎,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可是现金呀。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事情,这不是一笔资金的事情,一批酒从签采购合同开始到收到货,通过海运清关理论事件是3-4个月,实际情况是经常4-6个月才收得到货,这种情况下,作为商家想保证不断货,不可能卖光了现有产品等资金回笼再去订货,那这样几个月都是缺货状态这生意没法做,所以这里资金和库存成本,以及所承担的风险成本,都是一笔数,虽然被人说进口葡萄酒行业门槛很低,这是针对说重资本行业而言的,不是针对大部分小商贩而言的。
我把这个写在这样一个公开的平台,我是冒着被同行打的风险的(苦笑脸)
其实也没什么,现在互联网发达,知乎经常看见很多人说国外的酒多么便宜,什么1欧元的随处可见,三五欧是老外最喜欢喝的,然后乘以汇率算出来1欧元的酒,最多8块钱人民币,加上运费各种费用卖个10块钱才是合理的不暴利的。能说出这番话的,2种人,第一种其实明白成本结构但是为了博眼球详见短某视频你随便搜索一下都是拿价格和暴利说事的,因为这样符合大众的心理,第二种确实啥也不明白,去了趟国外或者道听途说一下就觉得国内红酒暴利。还有另外一种人就是另外一个极端,反正一百来块钱以下的都是假的进口酒,进口红酒哪里有那么便宜。以上,都是极端的。我一一剖开,也许还是依然会有人觉得只要是商人就是奸商、都是黑心的,这就好比全国人民都仇富和仇官,但是最希望自己或者后代当官或者当老板。
是的,我不否认,国外很多1欧元的酒,甚至我不否认,其实在很多领域包括葡萄酒,实际上的生产成本是低于国内的,因为人口更少人均耕地更多人均资源更丰富,加上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单位生产成本更低,确实国外的红酒(仅指在国外的时候)平均成本低于国内,在往后的很多年里,你会经常看见尤其是农业和资源性的产品,进口优势大于国产,以前我们老觉得进口的东西就是好就是贵,以后我们会看见进口的东西便宜,会有这种趋势和现象。
但是,跨了国,就不是这样了,去过美国的朋友你可以注意以下,很多商品来自中国,但是零售价比中国贵太多了,老干妈我就不说了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钥匙扣,在美国大部分在10美刀左右,合人民币70块,但是在中国连零售价都很难到30块RMB,实际上这种玩意在义务顶多几块钱RMB,你得想想美帝人民到了中国看见这些也和咱们一样样的心情。
现在开始,上干货,就是硬成本和加价的利润,以1欧元750ml瓶装酒为例(不推荐各位买这种最最最低端的酒,当然也能喝,就像白酒也有几块钱一瓶的,以前还有散酒现在都很少人喝了,不过我也是白提醒毕竟我不是大V没多少人看得见,想想各大电商平台最好卖的几乎都是30块/瓶以下的酒,也只能说咱们中国人还不够有钱)
进口商环节
那么这瓶酒的入仓成本=7.8+2+4.22+2=16.02
这就是国内进口商的真实成本,现在还有人说是10块钱了吗?
还没完,难道有人16块钱会去卖出去吗?仓储?电费?运输?人工?推广? 售后服务?资金成本?风险成本(酒打碎了怎么办?坏了呢)销售发生的税呢?(不要天真的以为进口环节缴了税卖出去就不用缴了,这是法盲和税盲)
现在我可以公布答案了,大部分的进口商的平均毛利,就是30% ,记住,是平均,这个平均到具体产品身上,平均到不同公司身上。那就是低端产品(比如1欧元出厂价的)是拿来引流的甚至打价格战的,这个产品太有标准了,所以成了整个行业价格战的牺牲品。所以通常0毛利到20%毛利都是正常的,而一些正常产品,可以获得30%的毛利,高端产品稀缺产品可以达到40%的毛利。
用以上数据减去上面的费用,看到这里的你,想想还觉得暴利吗?这个结果就是,从业11年以来,很多外行觉得红酒暴利,有点钱的都想来分一杯羹,但是很惨,倒下了很多人,今年是整个行业困难的一年,据说,是据说(我也不知道谁统计出来怎么统计的了4000家进口商倒闭了2000家)。是的,我所经历的好几家公司,以及我认识的很多同行公司,是倒下了。
到我这,1年能够有8%的净利润剩下给我,我睡觉都在偷笑,8%各位觉得很暴利吗?我这8%其实是忽略资金成本觉得自己得到的,因为大部分人做生意也不会去跟银行对比,你不可能真的把钱存银行等利息,还年轻,始终是需要奋斗的。
8%意味着什么呢?只要毛衣摩擦一出提高一下关税就完蛋了,只要汇率涨个几毛就没了,只要有一个集装箱的货出点质量问题比如晒坏就没了。美国酒进口商去了解一下。
8%做1000万生意得到了80万,做5000万得到400万,就这点利润,全在一批批压着的货里,哪里有现金。谁接手我的生意现金给我我乐意全盘一起卖了套现。
所以呢,这瓶酒进口商应该批发多少钱给经销商呢?16.02÷(1-0.3)=22.88(假如有可能的话,实际上卖不到这个价,都说了价格战),我们取22算了
经销商环节(2019.11.04更新)
如果这个店主还想做点二批,也就是供货给其他比如便利店烟酒店之类的终端渠道,那么,这个价格还得往上加,因为多一层渠道,就多一层费用,需要多预留更大的利润空间保障这个生意可以运作下去。我也懒得算了,会很恐怖。
如果这个经销商把红酒供去超市销售,价格还可以翻个两三倍,很多人以为超市是自己在卖东西,实际上大部分不是,他们收取无数种费用,赚供货商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