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装设计师工资收入多少?
以下设计师费用是作为参考,设计师行业是没有准确的数额,底薪只是基础,还得靠提成:色彩搭配月薪3000的软装设计师:色彩搭配单一,色彩定位不到位月薪30000的软装设计师:从风格、格调、风水、生活方式等综合因素来进行色彩的搭配,对色彩的定位恰到好处2.摆场能力月薪3000的软装设计师:凭经验和审美去进行判断月薪30000的软装设计师:综合考虑软装产品的纹样、造型、颜色、功能等因素,与空间和情感呼应3.产品的挑选:月薪3000的软装设计师:按照书本上固定的风格,死板地去挑选产品月薪30000的软装设计师:各种软装风格的搭配信手拈来,能使客户感到最大的满意4.对待客户月薪3000的软装设计师:按部就班的按照客户要求去到合格,不能展现出自己的专业能力月薪30000的软装设计师:在客户的需求基础上,加上自己对生活、客户习惯、人文环境的理解,令客户感到满意和惊喜,用人格魅力感染客户5.产品元素应用月薪3000的软装设计师:单一的套用、死板的选材月薪30000的软装设计师:通过对八大元素的分析,将产品艺术性的整合在一起,将信息系统的进行采集6.软装设计方法:月薪3000的软装设计师:凭自己的以往的设计经验去做软装设计月薪30000的软装设计师:有自己的一套扎实的强大系统理论知识做支撑,科学专业的进行软装设计操作,高效的完成工作,客户感到信任7.享受生活月薪3000的软装设计师:没完没了的工作,被思维固化了生活月薪30000的软装设计师:懂得享受生活,能从生活中感悟到设计的灵感8.参考案例月薪3000的软装设计师:一味的模仿国外软装案例,生搬硬套月薪30000的软装设计师:能从优秀的案例中,融入自己对设计的思考以及灵感进行创新,达到升华对于新人来说,刚开始是以学习和锻炼为主,工资可以暂时放在一旁。但未来是谁也想不到的,随着经验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以及工作的态度。新人最后也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一、设计是什么?采叔无数次觉得,世界大而复杂,人类的设计不仅仅是日常见到的服装、建筑、城市规划、产品、平面、室内等等事物的外观样貌。还有一些是不易觉察的隐性设计,不能被直接看到的设计,但是这种越隐蔽的设计反而包含了更为严谨的逻辑和高超的洞察智慧。比如,一段经典的文案,作者要考虑传播的目的性和策略性,需要对字句精心编辑和设计。一篇精美的文章,作者要设计整体的文字结构,规划好怎么可以把事讲的清楚易懂,唤起情绪。一个剧本小说,作者要考虑核心的观念“冲突”,“角色”人物的成长和情感’变化,以及各种“细节”,设计各种悬念,这是一种复杂度极高的设计。再比如,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也是复杂设计,从你在电视上看不到的海选流程开始,到整个节目里的戏剧性的设计,各种冲突和悬念,以及舞台美术对这些核心传播要点的支撑,就连一位新的选手上台之前,为了填补观众的信息缺口,以便让观众以最快的速度喜欢上或讨厌歌手,其介绍背景信息的说辞连结构都是精心设计过的。而这些细节的设计都直接决定了整个结果的走向。二、如何启发设计思维?首先你要有一个好的创意,好的创意是设计的开端。其次,深层次的设计是探讨人与物关系的一种媒介,是一种对社会规律深刻的洞察和认知。如果你掌握这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你做事的效率和对世界的看法会发生本质上的改变。那么这种听起来形而上的设计思维是如何体现的呢?设计思维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一种以人为本的、创新的、开放性的思维能力。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需要设计师设计一个杯子,传统的思维方式既是“我要设计一个杯子”。而其实我们可以把“设计一个杯子”问题转换为“设计一种盛水的容器”,这样一来,设计师的思维不会仅限于“杯子”外观和形态,设计的结果可能是一个杯子、一个碗、甚至一个盆。而如果我们在把思维打开,我们可以再把问题转换为“设计一种喝水的方式”。现在设计师的思维便不再仅限于产品上,设计结果很可能是一个喝水的流程、甚至是一种意境。如果我们再加上一些限定词、比如目标用户、使用环境、设计意图等,让我们的设计目标更加明确,更能有逻辑性的去完成我们的设计。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是不是感觉喝了这瓶水分分钟成为人生大赢家?这就是设计思维在不同场景下的发散结果。通过这样的思维方式去设计,我们会比传统思维方式更容易获得更具创新意义的革命性产品。三、设计思维是让创意持续高效的产生但是只有一个好的创意还不够,设计思维是让创意持续高效的产生。“设计思维”的起源地的叫做“IDEO”,也是世界最负盛名的创新咨询和设计公司,其创始人David Kelly 也就是斯坦福 d.school 的创始人和校长。因为采叔并没有参观过“IDEO”公司,但是采叔之前看到了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在IDEO我遇到一个叫做Markus Freitag的年轻人,后来我了解到这人的年薪大约是30万欧元,这么高的薪水是什么职位呢?他的名片上写着 Creative Catalyst,翻成中文大约是“创意催化剂”的意思。我当时特别好奇,就问他:“怎样的人,才能成为Creative Catalyst?是不是要脑洞巨大点子多多的人?”Markus大神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摇头说:不,事实上,我们并不倾向于“灵感”很多的人。原因是 “灵感”是靠不住的。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拍脑袋”激发出的灵感和创意,我们需要的是稳定的持续的创新,换句话说,We Frame Creativity。我不知道你们的感受是怎样的,我当时觉得 “We Frame Creativity~” 这句话简直碉堡了!我尝试翻译成中文,最恰当不过的就是 “我们制造创意~” ,震惊不震惊? 各位,你如果读到了这里,会不会跟我当时一样感到惊讶:创意难道不是天才般的灵感么?创意难道不是可遇不可求的么?所以当时,很自然的,我脱口而出:如何才能“制造创意”呢?没错,把创意像产品一样“制造”出来的方法,就叫做 “设计思维”。这个事情对我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因为从那一刻起,我开始尝试去思考:人的创意并不仅仅是灵感乍现,而是可以通过反复的训练不停塑刻出来。这对于我来说是全新的,因为天才可以被复制。这里采叔找了大量资料,发现一般设计思维共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移情“移情”意思是要有同情心,同理心。去当一次客户,体会客户有些什么问题,社会化的思考在此最有体现。第二步:下定义是用一句很精简的话来告诉别人你这个团队或者项目是想要干嘛,有怎样的价值观。比如说我们的客户是谁?我们想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对于这个我们想解决的问题,我们有哪些已有的假设?有什么相关联的不可控因素?我们想要的的短期目标和长远影响是什么?我们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第三步:设想其实就是做头脑风暴,尽可能多的去想解决方案,想自己项目可能涉及到的人,然后再简化为一个具体的方法。第四步:原型设计我们用最短时间、最少成本做出解决方案,然后设置一个场景来感受它是否合理,做个产品原型,然后再反思产品。第五步:测试邀请相关人员进入场景,模拟感受。让大家感受这种解决方法是否合理。润柏家软装设计等着你们的加入:
问一下关于软装设计师收入的问题!有人了解吗?是业绩加提成吗?那没活怎么办?一直坐着吗。那些年入?
关于软装设计师收入的问题,年轻点需要锻炼经验,3年以后月薪上万,5年以后年薪几十万不成问题。
月薪2万的设计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技能? 软装设计师可以月入两万吗
根据我多年的设计经验,设计师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的素养。
一是共情能力;二是专注与严谨;三是审美。
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是否所有设计项目的核心需求都是一样的?」。
如果你接了一个 100 平米的公寓户型 20 万的预算,和同样一个 100 平米的户型 50 万的预算,它的核心需求是什么?又或者让你设计一个 100 平米的公寓和一个 500 平的别墅。它的核心需求又是什么?
很明显,业主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核心需求,所以设计的出发点也会存在很大差异。但这是否就意味着,针对不同的项目设计的本质也会存在核心的区别呢?我的答案是 NO。
1、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设计的本质是什么?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解释去定义设计的本质,但我认为所有项目设计的本质应该是一样的。目前,业界对「设计」最宽泛的定义是:对人造事物的构想与规划。
举例来说:
假如我们以家装预算来进行分析。首先分为三个层次:低预算(装修成本 2500 元/平)、中等预算(8000 元/平以下)、中高预算(1 万元/平米 以上)。
那么,在低预算前提下,对应的需求就是:刚需、硬性功能、常规家具、部分个性化装饰。
而中等预算所对应需求是:设备功能更完善(中央空调、新风、暖气、部分智能家居)、更高的舒适度、更个性的装饰、对美观的更高要求、更人性化的动线设计及空间规划、更个性的居住体验和更高的舒适度。
中高预算对应的需求则是:在中等预算需求上升级,对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及细节更高,除了美感还需要考虑艺术性,可能会摒弃一些常规家庭的生活方式,比如普通家庭装修时需要考虑美观和怎么方便清洁整理之间的平衡,这类需求可以用家政、保洁阿姨代为整理和清洁,可以弱化因为太难打扫带来的「负面」,转而更追求美观。比如开放式的柜体、更多装饰性的物件等等。
以上这三种都是「对人造事物的构想与规划」。
只是区别在于,不同的业主具有不同的需求、生活习惯、爱好、家庭成员。这个过程,可以是设计师、也可以是业主、或者任何人,通过构想从而进行详细规划,然后推敲、验证、定稿。
当中,如果是机械化的重复,就不是设计,而是生产,比如反复绘图的是绘图员。真正的设计,是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
如果是设计师来做,他可以通过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构想、进行规划、反复验证、付出实践、最终定稿,然后再下一个项目不断迭代循环更新创造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强调设计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经验、生活阅历、沟通能力、情商、创造力、同理心、社会知识面以及实践经验等。
前几年,设计圈儿流行这么一种观点,找设计师 = 解决问题。比如业主不知道怎么进行户型规划、不知道怎么搭配软装、不知道怎么完善功能、不知道买多大家具等等,这些是业主想要完善居住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只是为了解决这些浅层次的问题,其实用不着设计师,在装修行业待过十年八年的从业者应该都能解决,他用多年积累的经验就足以应付,跟设计比起来好像缺乏了些许「创造力」,所以,这种理念貌似存在漏洞。
现在,很多设计师认为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需求」。有些需求是业主自己提出来的,但更多的是需要设计师在沟通设计过程中去发现、挖掘和整理。
所以,设计师并不是看起来只需要会画图就行那么简单。
2、作为一个设计师需要哪些能力?
首先,设计师需要会画图,不论是手绘还是软件绘。套用一句经典的话来说就是:会画图的不一定是设计师,但设计就一定要会画图。只有会画图的设计师才会设计。
其次,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试想,你跟业主沟通不能很清晰简短的表达描述你的意思,你也不能很明确地理解业主的意思,那基本就没办法做。而且,你可能没办法让所有业主都站在你的角度来理解你,只能你想办法去理解所有人。
第三、情商。商业设计与艺术创作的本质在于,艺术创作可以只需要表达自己的内心(主观思想),而商业设计就需要达到满足一定需求。并且,你在设计项目实施的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接更多的人,现场的工长、施工的师傅、材料上、安装师傅等等,没有点情商和处事能力怎么行。
第四、经验。所谓经验,即是从已发生的事件中获取的信息。就是当你没有参与过足够数量的项目,很难积累起对实际项目操作的认知,没有足够的经验能应用到实际的项目中,也会导致项目出现很多问题。
第五、生活阅历。设计这个职业跟程序员的区别就在于,程序员可以天天对着电脑当你对这些代码应用的得心应手时,可以无视外界的其他。但是设计师需要对很多生活细节有很强的敏感度,这些都是创作的灵感源泉。
比如,是否见过很多人,去过很多地方,了解过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最新的材料、工艺、潮品,住过 20 元一晚的招待所到五星级酒店,读过很多书,听过很多故事,哪怕你刷过很多知乎问题也好啊,这些我会在后面详细说。
第六、除了这些,可能还需要一定学习能力,能做到自律,能坚持底线等等。
很多设计师因为刚开始太过「趋利」,所以容易走很多弯路。
设计师就像律师一样,当你没有足够的「底气」来支撑你「变现」时,过早的「变现」就变成了透支。基础不牢,起点很低,同时,还很容易就达到了天花板。不往高端做的设计师,是没有任何所谓「前途」的,但不是人人都能走到高端那一步。
我很喜欢的一句话: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就是说,潜伏得越久的鸟,会飞得越高;花朵盛开得越早,凋谢得也会越快。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不必为怀才不遇而忧愁,就可以消除急躁求进的想法。
3、怎么理解设计师所需要的经验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首先下个定义,我们把设计需要实现的功能叫做内容,把设计师的创作力叫做形式表现。
内容,很好理解,就是设计过程中实现的功能:比如房间的布局摆放、沙发的尺寸、中央空调、暖气的位置、灯怎么控制、是否干湿分区、地砖怎拼等等,这些最基本的关于功能的、摆放的、使用的、控制的东西。
形式表现,我认为是设计师的意识形态的判断和设计师的自我表现。意识形态的判断就是,是否漂亮、颜色是否好看、样式是否喜欢等等;设计师的自我表现就是用什么造型、线条来表达抽象的想法,用线条或木头来表达什么样的理念或者思想等等。
那么通过内容和形式我们能得到一种对应关系,内容越完善就意味着设计师经验约丰富,不然就会有很多内容上的缺陷。而设计师的个人素养越高,创作力越强,那形式的表现就约丰富或者约充分,能用各种形式来表达设计师的想法或设计理念。
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很简单的公式:内容完善 = 经验丰富,形式 = 设计师个人整体素养。
所以,你也可以把设计过程理解成内容与形式的交融关系。
对于刚入行,或者想入行的同学,我想说的是,设计师其实需要静下心来慢慢沉淀,如果你想五年之内就开始「挣大钱」,成为知名设计师,基本是不现实的。每个设计师最强的竞争力是自己本身,但最大的短板也有可能是设计师本身。设计师最大的障碍是慢慢陷入瓶颈和思维固化,所以要不停的学习和成长。
一名设计师的「瓶颈」不应该被限制在创作和绘图里。
我知道,有些人追求设计师这个职业可能是感觉「挣钱多」「有逼格」和「好像很有范儿的样子」。
毕竟包括我以前也会认为,设计师的状态就应该是偶尔「贫穷」的时候接一两个项目,每个项目都专注自己的创作和设计。画图是应该有了灵感,而不是因为不得不「挣钱」。
可真正能做到「随心所欲」的选择设计项目的设计师,那都是万分之一的佼佼者。
我想说,作为一名设计师或准备成为一名设计师的基本「素质」远远不是会 CAD 这么简单。技术层面的东西往往是最容易学会的,而思维层面的东西确最容易被忽略。
一、共情能力
首先,做设计需要极强的共情能力。设计是「对人造事物的构想与规划」,那么基于此设计师的设计流程应该是:「沟通——理解——构想——反馈——调整——规划落地」。所谓的「共情」就是需要我们有丰富的阅历、良好的沟通及理解能力,来作为彼此交谈及信息理解的基础。所以,不论是手绘图、设计图、设计提案、效果图都是我们作为彼此更容易理解的媒介而已。